观中国化学药企业的竞争地位和发展趋势,君略产业研究院认为首仿能力是目前最重要的能力要素,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在规范市场首仿具有巨大经济利益。2008年,全球有年销售额约200亿美元的药品专利过期,而2011~2015年间又有770亿美元销售的专利过期。随着这些重磅级专利产品在世界上独占期的结束,仿制药市场可望以14%左右的速度增长。
专利药在北美过期后,价格降低30%-60%,首仿药可以获得6个月的?;て?,在这个阶段可以获得40%的市场份额。制剂的利润空间远大于原料药,若制剂能打入规范市场,制药企业由原料药厂商转型为通用名药厂商后,其产值和利润有可能呈爆炸式增长。在非规范市场卖的原料药,可以在规范市场卖出2-3倍的价格,而在制剂中,原料药的成本往往只有10%左右。如此悬殊的差异反映出产业升级之后,企业的利润空间是非常之大。
印度2005年在制剂仿制药出口市场所占的规模为40亿美元左右,远远超过了中国同期的3.80亿美元。
我国仿制药的“硬伤”主要有四:
1.原料的差距,虽然现在我国已经是原料药出口大国,但是很多原料药出口到国外以后还要再经过提纯,才会应用到制剂生产中;
2.辅助材料方面的差距,目前我国药品生产所用的辅助材料品种规格偏少,质量也不稳定;
3.新技术的差距,有些技术在国外的制剂生产中早已应用成熟,而在国内仅有几家合资企业采用;
4.创新剂型的差距,在美国,一种原料与剂型的比例大约在1∶40左右,在日本这一比例大约为1∶14,在中国只有1∶3。
其次,在国内首仿同样具有可观的经济利益。国际规则是首仿药拥有6个月的优先销售时效。而在我国,也提出将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以有效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这也是对首仿药利益的?;??!兑┢纷⒉峁芾戆旆ā非康鞣轮埔┯τ氡环乱┰诎踩?、有效性及质量上保持一致,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仿制药品数量下降。另外,首先上市,首先做推广,不仅提前获利,还有利于占据市场的最大份额。例如恒瑞医药在2002年9月获准生产多西他赛,成为国内首仿成功的厂家,比齐鲁制药早了一年多。2005年,恒瑞医药的销售超过拥有多西他赛专利权的赛诺菲-安万特,在样本医院销售份额达到了48.68%,赛诺菲为34.52%,齐鲁制药为16.56%。
当然,首仿意识和研发能力缺一不可。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首仿能力都是一种重要的竞争优势。
具有规范市场首仿能力的企业一般有如下特征:一是原料和制剂生产线通过了美国FDA认证。通过认证关是前提条件,目前已经有一些国内医药企业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譬如华海药业、大连美罗药业、江苏先声药业、上海复星医药、浙江海正药业、上海新先锋药业、北京医药集团等,其中华海药业已率先通过了认证。制剂生产线通过FDA认证以后,公司生产的制剂即达到了在美国等规范市场销售的标准。一开始,公司可能受制于网络和渠道的因素,只能利用认证为规范市场的制药企业做代工,但最终目标是将自有品牌药打入通用名药规范市场。
二是企业研发实力较强。在研发策略上,仿制药企业一般采用两大策略:其一、专利挑战策略,研究跨国企业的药品专利,找出漏洞诉其专利无效,或通过避开专利?;し段Ш铣梢┪铮黄涠?、药品加速申请策略。在专利药到期之前,利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合成药物分子,化合物专利一到期就马上上市自己的非专利药品。要达成上述两个目的,企业必须有成体系的研发队伍和先进设备,并有资金实力在一段时期“烧钱”。
三是有通往欧美的销售渠道。企业在第一个首仿药推出前,往往通过代工等方式取得了同规范市场营销企业的合作,因而有了初步的国际营销渠道;当仿制能力得到市场认可后,又可以通过海外收购的方式获取更多的销售渠道。国内的原料药企业同海外销售打交道较早,这方面较制剂企业拥有一定的优势。
最后,有两条路径可通向规范市场。
目前中国医药企业距离规范市场创新药企业有两个台阶,而距离规范市场仿制药企业有一个台阶,显然近几年把成为规范市场仿制药企业作为我们的努力目标就是更加现实的定位。
中国医药企业要成为规范市场仿制药企业有两条路径:一条就是常被提到的“印度模式”,即从特色原料药升级而来。印度的制药企业有2万多家,很多都是小企业,但在10多年前,通过FDA认证的就有70多家。印度医药企业国际化做得较好的主要动因是其国内药品市场容量很小,只有500亿人民币,且人口结构较年轻,只有将目光放到海外。
“印度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原料药的国际认证和国际销售,相关企业在人才、资金、国际合作、研发能力等方面会逐步积累;另一条路径就是先成为中国国内市场的首仿企业,再待机突破。这一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庞大的国内市场积累资金,在研发上针对首仿甚至仿创进行更集中的投入,一旦时机成熟(如首仿接近成功)即通过海外收购和合作直接转为规范市场的首仿企业。后者的风险要小一些,更加符合国情,且可能快于前一路径达到目标。
从现在起到2013年,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和英国在内的“成熟制药市场”增长率将在1%~4%之间。而中国、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则增长迅速,2013年增幅将达到13%~16%。
与此同时,2009年七大新兴制药市场(中国、巴西、墨西哥、韩国、印度、土耳其和俄罗斯)将为全球制药市场贡献一半的增幅。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六大制药市场,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第二大制药市场。